体验非遗、对话历史、解码自然……北外附校初中知行实践,让成长“玩”出深度
发布日期:2025-05-19 信息来源:
为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要求,深化实践育人理念,北外附校近期组织开展了系列主题鲜明、内涵丰富的实践活动,将课堂搬到古北水镇、北大红楼、北京野生动物园等实景现场,通过沉浸式实践课程,让学生在触摸历史、对话自然中实现知识内化与品格塑造。从非遗文化体验到生命教育,从红色基因传承到自然生态探索,初中三个年级的学生走出校园,在真实的社会大课堂中拓展视野、锤炼品格、收获成长。
初一年级:寻迹水镇春韵,传承非遗匠心
人间四月,春意盎然,正是踏青好时节。4月29日,初一年级师生走进古北水镇。他们来到永顺染坊,见证草木染就的斑斓画卷,观察老师傅将蓼蓝叶汁与石灰水调和的神奇过程。在司马小烧酒坊里,蒸馏器腾起的白雾裹挟着粮食发酵的醇香,让大家领悟“三蒸三酿”的古法智慧。最受欢迎的是荷花灯制作环节,同学们用竹条搭建出荷花灯的骨架,细心粘贴花瓣、绘制花纹,在动手实践中感受匠人精神。
古北水镇的自然风光同样让同学们陶醉。漫步在青石板路上,看着碧波荡漾的河水,远处连绵起伏的山峦,大家纷纷用手机、相机记录下这美好的瞬间。在休息间隙,班级还组织了趣味小游戏,同学们的欢声笑语回荡在古镇上空。返程途中,初一(3)班赵梦淇同学感到意犹未尽:“这次春游活动让我们从紧张的学习中放松身心,更让我们领略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。尤其是亲手制作荷花灯,让我体会到传统工艺的细致与美好,也让我明白‘匠心’就是把简单的事做到极致。”
初二年级:穿越时空对话历史,红色基因代代传
在北大红楼,初二学子通过“七个一”主题教育开启时空对话。在讲解员的生动讲解下,同学们依次参观了经过复原的历史场景和专题陈列,深刻感受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,体悟伟大建党精神的力量。同学们专注聆听,认真记录,仔细端详每一件珍贵的历史原件和还原展品,仿佛穿越时空与怀揣理想的革命青年们相遇,见证了先辈们为中华崛起,无畏艰难、奋勇向前的壮丽景象。
“站在先辈播撒火种的地方,我读懂了‘少年强则国强’的深意。”初二(1)班郝向同学说道,“红色基因不仅要铭记在心,更需要我们付诸行动。”初二(2)班季好同学也有着相同的感受:“在这里,我仿佛看到李大钊、陈独秀等革命先驱传播新思想、呼唤民主科学的身影。这次参观让我更珍惜如今的和平自由,也深知作为青少年,应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。”
初三年级:感悟生命韧性,汲取成长力量
4月28日,初三年级在北京野生动物园上了一堂生动的生命教育课。色彩鲜艳的观光小火车缓缓穿行在园区内,同学们贴着车窗兴奋地张望,目光追逐着车窗外一幕幕充满张力的生命图景——成群的羚羊在草地上悠闲觅食,时而抬头警惕四周,时而低头啃食青草,展现出在自然环境中机敏生存的智慧;斑马们黑白相间的条纹在阳光下格外醒目,它们安静地站着,仿佛是草原上独特的守护者。在活动过程中,老师们适时引导,结合所见所闻,为同学们讲解动物的生活习性、生存智慧,以及生命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与抗争。同学们认真聆听,积极提问,在知识的海洋中不断探索,对生命的理解也愈发深刻。
初三(9)班邱羽苧同学深有感触:“当斑马遭遇狮群追捕时,看似危险的追逐,却也让斑马群不断保持警觉,优化奔跑速度和协作能力。中考备考中的难题和压力,何尝不是让我们成长的契机?把危机当作进步的阶梯,才能突破自我。”
从非遗传承到生命教育,从红色研学到自然探索,北外附校“知行实践”系列活动如同一把金钥匙,让学生们在体验中收获成长。课堂外的每一次触摸、聆听与思考,都在悄然培育着少年的文化自觉、理想担当与生命共情。这些行走中的真实体验,如同春雨润土,让知识从书本走向生活,让责任从认知化为行动,为成长标注出更立体的坐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