左手诗意,右手辩力:北外附校中学语文课把文化基因炼成了“硬核技能”
发布日期:2025-04-27 信息来源:
谷雨时节,仓颉造字的传说仍在时光中流淌,而在北外附校的校园里,一场关于文化传承的现代实践正结出硕果:高二年级学生郭子宁凭借对古典诗词的深刻领悟,成功晋级《中国诗词大会》北京赛区面试;初中辩论队则在海淀区校际辩论赛中力克强敌,挺入八强,初二年级学生唐心然获“最佳辩手”称号。北外附校中学语文学科始终以文化传承为底色,落实核心素养培养,让千年文化根系在现代教育语境中抽枝展叶,绽放出诗词雅韵与思辨锋芒交织的青春芳华。
课程体系:在经典浸润中厚植文化基因
北外附校中学语文课程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,构建了“经典阅读—文化探究—创意表达”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。在必修课中,教师不仅解析诗词格律与文学意象,更注重引导学生透过文字触摸历史温度,在经典阅读中建立文化自信。
初中辩论选修课构建了一套系统且实用的辩论教学体系,涵盖逻辑思维训练、语言表达技巧、资料收集整合、团队协作配合等多方面。通过“基础理论—环节拆解—实战模拟”的课程设计,引导学生从辩论新手逐步成长为能言善辩的辩论高手。
高中选修课则进一步拓展文化探究的广度与深度:《中华古诗词》课程带领学生穿越千年诗路,系统梳理古典诗词的发展脉络;《经典名著阅读》则以古今传世佳作为切口,引导学生在人物命运与历史兴衰中探寻文化密码。高中语文教研组长张国和介绍:“我们的选修课是与北外中文学院专家共同研发、打磨而成。我们始终相信,真正的语文教育要让学生在文化长河中找到精神原乡,让经典成为照亮生命的火炬。”
特色活动:从诗词雅韵到思辨锋芒的素养进阶
北外附校的语文教学以“大语文观”为指引,打破课堂边界,让语文学习与生活体验深度融合。春分时节的古诗词飞花令、端午诗会中的屈原精神研讨、“我与经典”原创诗歌征集、诗词接龙大赛……这些活动让文化基因潜移默化地植入学生心灵。
郭子宁同学正是从这朗朗诵读声中脱颖而出,经过清河学区和海淀学区的层层选拔,最终站在了《中国诗词大会》北京赛区的舞台上。他在面试中展现的“诗中有天地”的文化感知力,正是学校诗词教学从课堂延伸至实践的生动缩影。指导教师王俊霞回忆起郭子宁的表现,说:“当面对评委们犀利而又充满期待的提问时,他镇定自若,无论是诗词的背诵、理解,还是对文化内涵的剖析,都能应答自如。他的功底不止于名篇佳句的信手拈来,更在于他能将诗词中的意境与现代社会的价值观相融合,展现出独特的思考深度。”
“诗词对我来说,就像是一位无声的老师,教会我如何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,如何去思考人生的哲理。我希望能在这个舞台上,把这份热爱传递给更多的人。”郭子宁真诚地说道。
而在思辨领域,语文组同样搭建起“以赛促学”的成长平台。海淀区中学生校际辩论赛中,初二年级林瓒、唐心然、罗梓依、1+3项目班黄爱玛共同组成辩论队,在指导教师林镜的带领下,从论点架构到临场应变层层打磨,交出亮眼答卷。在与二十中、北大附中等强队交锋时,北外附校辩论队既展现了强大的逻辑思维,又凭借“最好的爱是让孩子做孩子,让父母做父母”等临场发挥的价值金句赢得评委认可。
这些成绩的取得,源于辩论课程中的系统训练,也得益于队员们日常“头脑风暴”式的思维碰撞。“最佳辩手”唐心然说:“回望备赛的日日夜夜,那些在灯光下激烈讨论的深夜、在腾讯会议里头钻研的时光,都让我明白合作的重要性。辩论不仅锤炼了我的逻辑思维,让我学会抽丝剥茧剖析问题;海量的资料研读更如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,拓宽了我的认知边界。我与队友们在思想交锋中相互成就,在压力挑战下彼此支撑,这份情谊比胜利更闪耀。”
黄爱玛是辩论队的老成员,虽然升入初三后没有继续参加活动,但对辩论仍怀有满腔热爱:“当林镜老师问我是否愿意代表学校参加辩论比赛时,我感到既兴奋又担心。担心是因为我仅有一晚的时间准备,兴奋是因为尽管临危受命,但‘召必战,战必胜’,我会尽全力做到最好。”当得知即将面对强大的对手时,她像队里的“定海神针”,一边给其他队员打气,一边连夜翻资料、写论点、练攻防、一遍又一遍熟背陈词。“在入场背景板上签名时,我对自己说,我们绝不会止步于此,不管对手是谁,我们要分秒必争,激情绽放,做到最好的自己,成为最好的团队!”在赛场上每一刻都扣人心弦,当比赛结果公布的那一刻,她觉得一夜辛苦,一切努力,都是值得的。“我们创造了学校的历史!”孩子们在掌声雷动中兴奋地拥抱在一起。
让文化的种子在校园里绽放
从常规课堂到学科活动,从诗词大会的舞台到辩论赛的战场,北外附校的语文教育用诗词的平仄韵律守护文化根脉,用辩论的逻辑锋芒回应时代叩问。在这里,语文课不是静态的知识堆砌,而是动态的文化生长:经典浸润是根系,深扎文明沃土;文化探究是枝干,延展思想维度;创意表达是花果,绽放个性光芒。当学生既能以“星垂平野阔”的诗心观照世界,又能以“真理越辩越明”的理性剖析问题,语文教育就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从知识传递到生命浸润的悄然蜕变。